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屈忠义

个人简介

一、简介: 屈忠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7月4日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访问学者(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学科项目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水利部“948”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有两个项目先后通过自治区主持的项目鉴定,鉴定结果均为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家一级学报、核心期刊、及大型国际会议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分别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6篇,与他人合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 本人针对学科前沿国外国内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密切结合位于干旱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长期从事灌溉排水原理与管理优化决策、节水灌溉理论和区域水盐运移方面的科学研究。近几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水利部“948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河套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重点项目1项,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主持教育厅高效教师科研项目1项,主持内蒙古水利厅科研项目1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在节水灌溉理论与应用、SWAP系统水盐运移数值模拟、RZWQ模型应用、作物-水模型、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及区域监测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区域水盐运动与水环境监测预报等方面的应用、非充分灌溉理论与推广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水利学报》、《中国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等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以及2004-ICAE、2005-ICID、2008-CIGR、2008-CCTA、美国2010ASCE、ASABE等国际学术会议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国内学术会议论等发表论文共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篇。合著出版了科技专著《土壤水盐信息空间变异的预测理论与条件模拟》《大型灌区节水工程改造后农田水环境变化预测研究》《河套灌区水平衡机制及耗水量研究》等3部。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灌溉排水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空间变异方面应用、灌区节水灌溉管理理论和区域水盐监测预报理论,并在3S技术应用方面、尺度转换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在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推广两方面均取得较为突出成绩,对于水利科学的有关重大理论问题有所创新,促进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与好评,在国内外农业水土工程产生了较为显著影响。先后有3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88年9月~1992年8月在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系读本科。 1992年8月~1996年8月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局从事灌溉、工程管理及科研工作。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读硕士。 1999年8月~2000年8月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从事灌溉管理和科研工作。 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攻读农业水土工程博士学位。 2003年8月~2004年3月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建学院任教 2004年3月~2005年3月借调教育部国际司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项目官员 2005年4月~2005年10月兼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科部工作 2005年11月~至今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建学院任教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做访问学者 三、近五年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2004年~2007年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干旱区灌溉绿洲(河套)水土与生态环境变化与保护研究”2万元 2005年~2006年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节水灌溉下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对策研究”4万元。 2004年~2007年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壤水盐、地下水时空变异中的应用研究”,2万元。 2004年~2006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基金项目“宁、蒙灌区区域耗水规律及水平衡机制研究”项目子课题“黄河河套灌区不同尺度区域耗水规律研究”(2004-2006)5.5万元; 2006年~2008年主持水利部948技术推广项目“河套灌区非充分灌溉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经费40万元。 2007年~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盐渍化灌区节水灌溉对不同尺度农田水环境物质迁移与响应机理研究”经费24万元 2007年~2010年参加自治区水利厅、科技厅项目“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区水环境监测评估与预测研究”,经费500万元。 2007年~2010年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河套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1000万元) 2009年~2011年主持自治区水利厅科技项目“河套灌区立体种植条件下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研究”经费“30万元” 2010年~2012年与内蒙古水科院共同主持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内蒙古旱情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经费30万元 2011年~2013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盐渍化灌区多尺度土壤水力特征参数时空变异规律与转换技术研究”,经费25万元。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灌溉排水原理与管理优化决策、节水灌溉理论与区域水盐监测方面的科学研究,具体到研究课题主要涉及节水灌溉的区域农田环境效应和物质迁移规律、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理论、区域水盐监测和预测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土科学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QuZhongyi,ChenYaxin,ShiHaibin:Theapplicationandprospectsofboomingsubjectsintheregionalwaterenvironmentresearch.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optimumallocationofwaterresource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ridzone.2001.10,Huhhot,InnerMongolia,P.R.China. 2、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等:区域土壤水盐动态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2年第四期。 3、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等: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地下水变化的BP模型预测,农业工程学报(2003第一期),EI收录。 4、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等:冻土水盐时空变异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探索—人工神经Kriging法的初步应用研究,200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会议论文。 5、李世卿,屈忠义: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及其经营的探析,中国水利,2001年第4期。 6、魏占民,陈亚新,史海滨,屈忠义等.BP神经网络的春小麦作物-水模型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2002年第2期,12~16。 7、宋松柏,林性粹,屈忠义等: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战略与利用技术,中国水利出版社,2001年6月。 8、QuZhongyi,ChenYaxin,XuYing,ShiHaibin,WeiZhanmin.ApplicationofartificialNeuralKrigingtoconditionalsimulationandspatialestimationoffrozenearth,water-savingagricultureandsustainableuseofwaterandlandresources,Shaanxi,2003,10.(ISTP收录) 9、ChenYaxin,weizhanin,ShiHaibin,QuZhongyietal.SimulativeStudyOnModelsofCropResponseToWaterForHigh-EfficientWater-SavingIrrigatio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session2,346~350.2001,11.(ISTP收录) 10、霍再林、史海滨、魏占民、屈忠义等,参考作物潜在腾散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1月,40~43。EI收录。 11、QuZhongyi,ChenYaxin,ShiHaibin,WeiZhanminEtAl.TheStudyonPredictionofRegionalFarmlandWaterEnvironmentChangeAfterTheWaterSavingReconstructionProjectPractice—CaseStudyALarge-ScaleIrrigationDistrictOfChina,LandandWaterManagementDecisionToolsandPracticesVol.Ⅱ-ProceedingsofThe7thInterReg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Water,2004,Beijing.(ISTP收录)。 12、屈忠义,陈亚新,史海滨等:地下水文预测中BP网络模型结构计算法的探讨,水利学报,2004,第2期:88-93 13、刘全明,屈忠义,王耀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地面模型空间插值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Vol.27No.2P.87-89 14、刘全明,陈亚新,魏占民,屈忠义,赵培清,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的区域性土壤水盐环境动态监测,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10期,1-6. 15、屈忠义,陈亚新等,大型灌区节水工程实施后土壤水盐动态规律预测及效果评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8月,27-30. 16、屈忠义,陈亚新,杨靖宇,人工神经网络在冻土水盐空间变异与条件模拟中的应用比较,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48-53. 17、QuZhongyi,,AnappliedresearchofartificialneuralCo-krigingonspatialvariabilityinthefrozenearth,Effectiveutilizationofagriculturalsoil&waterresourcesandprotectionofenvironment,2007,09,140-146. 18、杨靖宇,屈忠义,河套灌区区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的确定与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5月,22卷第5期,155-159 19、ZhongyiQu,GuanhuaHuangandJingyuYang,EvaluationOfRegionalPedotransferFunctionsBasedOnTheBpNeuralNetworks,ComputerandComputingTechnologiesinAgricultureII,Volume2,SpringerBoston,TheSecondIFIP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ComputingTechnologiesinAgriculture(CCTA2008),October18-20,2008,Beijing,China,2009,1189-1199 20、陈亚新,屈忠义,基于ANN技术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农田水环境预测,农业工程学报,2009第2期,1-5. 21、屈忠义,黄冠华等,内蒙古河套灌区区域土壤转换函数的推求与应用评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8月,341-347。 22、孔凡瑞,屈忠义等,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盐及作物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第5期,44-48. 23、曹明,屈忠义,王耀强,基于ArcGIS的河套灌区水土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人民长江,2009.6月,第11期,92-95。 24、屈忠义,林雪松,冯兆忠等,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地下水水质与硝态氮时空变化研究,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4月第2期,40-44. 25、胡淑玲,屈忠义,内蒙古河套灌区区域土壤转换函数的推求与应用评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08,549-553 26、于泳,屈忠义,刘雅君,套种条件下限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研究,2010,Vol.0(3):11-13。 27、ZhongyiQu,XixiWang,ZhaozhongFeng,ShaohongGuo,ChangesOfTemporalTrendsAndSpatialPatternsOfNitrate-NitrogenInTheFarmlandGroundwaterResultingFromWater-SavingIrrigationInTheHetaoIrrigationDistrictOfChina,proceedingsoftheworldenvironmentalandwaterresourcescongress2010,May16-20.Providence,RhodeIsland.808-821. 28、ZhongyiQu,BinayakP.Mohanty,XixiWang,GuanhuaHuang,DevelopmentofRegional-ScaleRelationshipbetweenFractalDimensionandSoilPhysicalPropertiesintheHetaoIrrigationDistrictofChina,2010ASABEAnnualInternationalMeetinginPittsburgh,PennsylvaniainJune20-23,2010. 29、XixiWang,ZhongyiQu,TingxiLiuetal.,IncorporatingAffectsOfRaisedRoadsIntoHydrologyModelToImproveSimulationOfLow-ReliefWatershed,WorldEnvironmentalandWaterResourcesCongress2010:ChallengesofChange.©2010ASCE,4485-4499。 30、XixiWang,ShiyouShang,ZhongyiQu,TingxiLiu,etal.Simulatedwetlandconservation-restorationeffectsonwaterquantityandqualityatwatershedscale,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91(2010)1511-1525 31、XuX,HuangGH,QuZY.IntegratingMODFLOWandGIStechnologiesforassessingimpactsofirrigationmanagementandgroundwateruseintheHetaoIrrigationDistrict,YellowRiverbasin.SciChinaSerE-TechSci,2009,52(11):325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