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桂清

个人简介

王桂清,女,1968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河北泊头人,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聊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任山东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植物生产类委员、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 1991年本科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同年保送为该校昆虫学专业研究生,1994年获农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3年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8月调入聊城大学农学院,2006年6月晋升为教授。2008年1月被任命为聊城大学农学院副院长。2008年3月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6年9月被任命为聊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它科研奖励多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副主编规划教材2部、参编4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荣获校级教学名师、本科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的《普通昆虫学》和硕士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生理学》、《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园林科技研究进展》、《高级植物生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科研项目 1.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玉米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01BA509B0405),主研人,2001-200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相关蛋白质组研究(30370917),主研人,2003-2006。 3.辽宁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及生态控制技术研究,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J-2-09-08);玉米叶斑病菌致病性与寄主抗性机理基础研究,2009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J-2-01-R02);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与寄主抗性机理和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应用,2011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227)。 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与开发(KZCX1-SW-19),主要完成人,2006-2009。 5.玉米灰斑病菌-寄主互作的机理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主持人,2006-2009。 6.玉米与灰斑病菌互作中病斑反应型及超敏反应研究,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基金)(2006BS06014),主持人,2007-2010。 7.细辛精油杀虫抑菌方式及作用机理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D57),主持人,2008-2011。 8.细辛精油杀虫抑菌方式及作用机理研究,辽宁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主持人,2009-2010。 9.辽细辛精油杀虫抑菌有效成分分析及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专项(ZR2012CL17),主持人,2012-2015。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2)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控制;(3)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桂清,忻亦芬.沈阳地区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4,25(增):6-9. 2.王桂清,王洪魁,刘树勋.白蜡虫在沈阳地区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6,27(增):88-89. 3.王桂清,周广柱,高华.沈阳地区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初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增):111-113. 4.王桂清,王洪魁.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技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3):317-319. 5.王桂清.沈阳地区红头阿扁叶蜂的研究初报[J].林业科学,2000,(4):110-111. 6.王桂清,周长虹.小齿短肛棒修的发生与治理[J].中国森林病虫,2003,22(6):31-33. 7.王桂清,高增贵,吕国忠,等.环境条件对玉米灰斑病菌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4(6):17-20. 8.王桂清,陈捷.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J].植物保护学报,2005,32(4):439-440. 9.王桂清,陈捷.玉米灰斑病菌的可溶性蛋白质及同工酶多态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5,32(3):291-294. 10.王桂清,高增贵,唐树戈,等.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5,35(2):187-189. 11.王桂清,姬兰柱,张弘,王晓伟.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新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150-157. 12.王桂清,姬兰柱,袁静,张弘.5种伞形科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的控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2):142-146. 13.王桂清,张敏,张军华.细辛精油和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5):597-600. 14.王桂清,赵培宝,杜学林,邢光耀.灰斑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3):149-153. 15.X.W.Wang,L.Z.Ji,Q.H.Zhang,Y.Liu,G.Q.Wang.EffectsofelevatedCO2onfeedingpreferenceandperformanceofthegypsymoth(Lymantriadispar)larvae.JournalofAppliedEntomology.2009,133(1):47-57(SCI:1.03). 16.王桂清,张涛,徐秀德.活体条件下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3):231-234. 17.WANGGui-qing,ZHANGTao,SUNHua,MuHong-mei.MorphologicalComparisonoftheOrnamentalPlantSambucuswilliamsiiHanceandSambucusnigraLinn[J].The3rdConferenceonKeyTechnologyofHorticulture(CKTH2011),Shenyang,China17-18December2011:96-98.(ISTP收录) 18.王桂清,张涛、孙华.接骨木侧芽离体培养技术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284-288. 19.姬兰柱,王桂清(通讯作者).细辛精油对两种农业害虫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8:87-91. 20.JiqingZhang,SuliSun,GuiqingWang,etal.CharacterizationofPhytophthoraresistanceinsoybeancultivars/linesbredinHenanprovince[J].EuphyticaISSN:0014-2336(Print),2013,1573-5060(Online)(SCI:1.643). 21.园林植物昆虫学,参编,2003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ISBN7-109-08218-0。 22.森林昆虫学,参编,2004年4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ISBN7-5038-3442-0。 23.资源昆虫学,参编,2005年4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ISBN7-5038-3882-5。 24.农业昆虫,第一副主编,2009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ISBN978-7-122-06467-7。 25.农业害虫防治技术,第二副主编,2011年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部规划教材,ISBN978-7-109-14715-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