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丁国龙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丁国龙,男,1968.7月生。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 1986-1990,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学士。 1990-1996,武汉鼓风机厂技术部,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师。 1996-2000,武汉东菱电梯制造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师。 2000-2003,湖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硕士。 2003-2008,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博士。 2008-2011,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2011-至今,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化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程导论。 获2017年教学质量优秀,2014年和2016年年度优秀 研究课题 2003年武汉机床厂万能工具磨床MK6030X4(基于SIEMENS840D)的磨削软件开发。 2005年湖北宜昌机床厂,YK5612非园插齿机YK5612的上层软件开发。 2006年株洲齿轮厂变速箱插齿机LS154的上层软件开发。 2007年浙江台州杰克机床厂外圆磨床磨削软件(MK1312)开发。 2007年咸宁三环方向机厂偏心齿轮的数控加工软件开发。 2012年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齿轮成形磨削砂轮廓形多目标优化”。 2013年主持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国产数控系统在齿轮加工机床上的应用示范。 2015年咸宁三环方向机厂余弦函数传动比的非圆齿轮专机系统开发。 2016年咸宁三环方向机厂FELLOWS插齿机技术改造(HNC-808M)。 2017年咸宁三环方向机厂反向变传动比的非圆齿轮专机系统开发。 2018年武汉宝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轧辊磨削专机系统开发。 获奖及专利 (1)2012年“Ф1250mm~Ф3500mm高精高效数控插齿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第3。 (2)2016年“内齿轮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7。 (3)2018年“高精高效齿轮加工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湖北省技术发明奖,排第2。 (4)2015年指导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篇,排第1。(本科生:余金舫、许玉山) (5)2016年指导“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中分赛区优秀奖,排第1;(研究生:陈家帆) (6)2018年第二届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优秀奖,排第1;(本科生:何泽元) (7)2018.5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排第2;(学生:周堡、查代凡、刘默云) (8)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器齿扇齿条副的设计方法,ZL201510152337.9。 (9)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齿扇齿廓修形方法,ZL201610983687.4。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丁国龙,胡来瑢,龚发云,易军,用OBJECTARX实现TP型包络蜗杆的三维实体造型,湖北工业大学学报,Vol.18No.32003。 2丁国龙,非园插齿加工软件的开发,机床与模具,Vol.10 2006。 3丁国龙,陈吉红,周会成,直插齿加工过程仿真与实时跟踪,工具技术,2007年第4期,第41卷。 4丁国龙,陈吉红,周会成,基于圆弧样条的冰刀磨削,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第5期。 5丁国龙,陈吉红,周会成,Cylindrical helixsplineapproximationofspacecurves.InternationalJournalofPlant 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7,12(2)。 6丁国龙,王平江,转向器摇臂轴偏心齿扇的数控加工,汽车工艺与材料,2009年第5期。 7丁国龙,陈燕明,EW发动机缸体加工程序分析,神龙汽车,2010年第1期。 8丁国龙,张颂,赵大兴,齿轮成形磨削砂轮廓形优化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第3期。 9丁国龙,张颂,基于诱导法曲率的齿轮成形磨削干涉分析,机械工程学报(EI),2016年第3期。 10丁国龙,赵大兴,钟瑞龄,齿轮加工技术发展动态,时代汽车,2016年第4期。 11丁国龙,余金舫,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加工工艺改进方法,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年第3期。 12丁国龙,余金舫,张雅丽,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反求设计与加工方法,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第3期。 13丁国龙,余金舫,张雅丽,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修形方法与性能分析,机械传动,2017年第12期。 14丁国龙,余金舫,朱海峰,螺旋转子成形铣刀廓形数值计算方法,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8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