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健

个人简介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0.9-1995.6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1995.7-1998.8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1998.9-2003.6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导师:董为伟教授); 2003.7-2005.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5.7-至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2.1-至今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1年) 研究经历: 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7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任住院医师。神经内科基本功扎实,具有独立处理神经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能力。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曾被评为医院十佳青年。积极从事神经病学的科研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尤其是脑水肿产生机制、检测及治疗等方面。曾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无创脑电阻抗的测定方法实现对脑水肿的床旁无创监测,该技术现已产品化。作为主研人员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物电阻抗图像监护技术基础研究,50337020)及多项国家和市级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重庆市卫生局课题和重庆医科大学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曾负责杨森科学基金两项。以第一作者、研究生导师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国家级出版社著作3部。作为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毕业1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名。从2012年1月始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BrighamandWomen'sHospital从事神经保护性研究工作(1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参编著作(近5年): 1.王健,胡长林.自发性脑出血病理生理研究进展.《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7》(凌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67. 2.王健.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神经保护.《神经保护的基础与临床》(董为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272-281. 3.王健,董为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董为伟主编,科学出版社),426-434. 4.王健,董为伟.神经系统的免疫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董为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45-61. 论文(近5年,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指导研究生论文): 1.HeLY,WangJ,LuoY,DongWW,LiuLX.Applicationofnon-invasivecerebralelectricalimpedancemeasurementonbrainedemai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NeurologicalResearch,2010,32(7):770-774. 2.HuiChen,JianWang,SizhongMao,WeiweiDong,HaoYang.AnewmethodofintracranialpressuremonitoringbyEEGpowerspectrumanalysis.CanadianJournalofNeurologicalSciences,2012,39(4):483-487. 3.JinHeLou,JianWang(correspondingauthor),LiXuLiu,LanYingHe,HaoYang,WeiWeiDong.MeasurementofBrainEdemabyNoninvasiveCerebralElectricalImpedanceinPatientswithMassiveHemisphericCerebralInfarction.EuropeanNeurology.(accepted,inpress). 4.张兴秀,郭慧娟,李琳,王健,郑敏.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型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和神经修复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12:1192-1196. 5.郭慧娟,王健,郑敏.自体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5:500-502. 6..郭慧娟,王健,张兴秀,郑敏.小鼠脑梗死后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动员.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11:1194-1199. 7.郭慧娟;王健;张兴秀;郑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动员和募集.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4:2530-2534. 8..郝玲,王健.Wernicke脑病的临床进展.医学综述,2011,17(4):1172-1175. 9.李楠,王健.未引起重视的头晕的临床研究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6):538-542. 10.楼金核,王健.边缘叶脑炎诊治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6):531-534. 11.陈慧,王健,董为伟,毛思中.无创脑电阻抗测定动态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5):1656-1659. 12.何兰英,王健,张蓓,董为伟,罗勇.无创脑电阻抗测定在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监测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63-3067. 13.艾宏飞,王健,毛思中.眼内压测定用于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可行性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163-165. 14.王健,董为伟,张占龙.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大鼠脑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5:294-29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