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巫厚长

个人简介

巫厚长,男,博士,教授,生态学科点负责人,硕士生导师。1962年4月出生,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94年2月-7月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进修;1997年9月—2000年10月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1990年2月在皖南农学院农学系工作,任助教;1990年3月—1999年12月在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原料系工作,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年1月—2004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研究中心工作,任副教授;2004年11月至今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任副教授、教授,教学名师,教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安徽农业大学金寨现代农业产业联盟农村环境治理联盟首席,安徽省农业环保和质量安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安徽省委组织部“115”创新团队成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有机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等22家单位创立的“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安徽省昆虫学会理事。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主讲课程:基础生态学(双语,本科)、生态专业英语(本科)、生态工程(本科)、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双语,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 生态系统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主持教研项目: (1)生态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重点,2014-2016 (2)普通生态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07-2009 (2)普通生态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008 (3)生态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007-2009 (4)生态学校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2012 教学成果: (1)厚基础、强实践、突出“双语”教学构建生态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2)《普通生态学》重点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成效,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领域

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管理;生态工程;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1)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管理; (2)生态工程; (3)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4)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陈海风,章超,花日茂,巫厚长(通讯作者).生境和施肥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9),1127-1134 2.杨琦,张本凯,姚玉桂,丁仁杰,巫厚长(通讯作者).施用沼肥对茄子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茄子产量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1),42-46 3.姚远,巫厚长(通讯作者),司友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对3种土壤改良剂的响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2),372-376 4.丁仁杰,张本凯,姚玉桂,杨琦,巫厚长(通讯作者).施用沼肥对番茄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番茄产量的影响.植物保护学报,2010,37(5),403-407 5.王耀雄,巫厚长(通讯作者),刘成社等.斜纹夜蛾的诱捕和田间防治.植物保护学报,2008,35(5),475-476 6.巫厚长,邹运鼎,程遐年.不同烟草品种烟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37-640 7.巫厚长,程遐年,魏重生,等.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95-98 8.巫厚长,徐光曙,房明惠,等.烟蚜及其捕食性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039-1042 9.巫厚长,程遐年,邹运鼎.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应用生态学报,2000,11(5),749-752 10.巫厚长,程遐年,邹运鼎.不同烟草品种上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4),452-45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