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庆荣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70205-凝聚态物理 招生方向 纳米体系量子输运 计算材料物理 教育背景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5年8月-1998年12月在香港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 2000年2月-2001年2月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纳米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教授课程 团簇与纳米材料的分子设计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与应用讨论课 介观物理与纳米电子学导论 凝聚态物理学简介 凝聚态物理学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已成为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丰富和最活跃的分支学科。在半导体、磁学、超导体等许多学科领域中的重大成就已在当代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起关键性作用,为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提供了科学基础。凝聚态物理的关键是,通过实验、理论和计算研究的组合,寻求理解当大量的组分间存在相互作用时,许多料想不到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这些组分,传统是电子、原子和分子,现在已经被扩大到包括复杂生物分子、纳米粒子和细胞, 甚至包括沙粒。另外,研究人员还把在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近似和技术来研究一些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比如互联网节点、经济交易、整个生物界。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由大量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物质特性与应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晶体、非晶体、准晶体、稠密气体、液体以及各种凝聚态物质。其研究层次从宏观、介观到微观;其维数从三维、二维到零维;其结构从周期、到非周期和准周期,完整到近完整和不完整;其外界环境从常规条件到极端条件等。凝聚态物理学面临许多挑战:复杂现象是怎样从简单因素到突显的;怎样才能满足将来的能源需求;什么是生命的物理 ;在远离平衡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纳米世界有什么新发现在等待我们;怎样延展信息技术革命等。 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前沿研究热点层出不穷,新兴交叉分支学科不断出现,例如准晶态、高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巨磁阻效应、纳米科学、拓扑绝缘体等。同时凝聚态物理学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许多研究即有基础研究的性质也有开发应用研究的性质,确实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计算材料物理,纳尺度量子输运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