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立斌

个人简介

1.个人简况 王立,男,汉族,副教授,副院长。1963年出生于甘肃甘谷。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水土保持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12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 2003年获甘肃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07年获甘肃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2012年获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1986年至今,获得省级、厅级科研成果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3部。 2.工作经历 (1)1986~1993,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助教,讲授本科生课程《水土保持工程学》;参与完成了“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技术系统综合研究”、“陇中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及综合增产技术研究”、“甘肃中部地区薪炭林营造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同时,完成了“甘肃省定西市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 (2)1994~1999,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讲师,讲授《水土保持工程学》、《园林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学》、《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等本科生课程;参与完成了“应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沙冬青的实验研究”、“甘肃省稀有濒危植物研究”、“粮田超高产多熟种植模式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 (3)2000至今,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讲授《水土保持工程学》、《园林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学》、《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等本科生课程;《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径流林业》、《区域水资源利用》、《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等硕士课程。参与完成了“雨水资源化技术及其生产潜力的研究”、“甘肃省中部旱农区降雨集聚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 3.专著 (2)专著 <1>参编《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理论、技术、潜力》,9/10,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7-109-07631-8)2002 <2>参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ISBN978-7-5038-5033-2),2008 <3>参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习实训》,中国林业出版社(ISBN978-7-5038-6560-2),2012 4.科研成果 (1)“半干旱区农业生态技术系统综合研究”1989年获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陇中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及综合增产技术研究”1992获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李家堡乡推广鹿马岔村综合治理单项成果星火项目”1991年获甘肃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奖; (4)“甘肃中部地区薪炭林营造技术研究”1992年获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应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沙冬青的实验研究”1998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6)《水土保持林学》教材1998年获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7)“粮田超高产多熟种植模式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获1999年省教育厅二等奖、2001年省科委三等奖; (8)“甘肃省稀有濒危植物研究”获1999年林业厅一等奖、2002年省科委三等奖; (9)“甘肃省中部旱农区降雨集聚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2002年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0)“河西走廊干旱荒漠绿洲地区优质花卉草坪建植技术体系的研究”获2006年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5.在研项目 现主持的在研项目有: (1)甘肃省教育厅导师基金,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坡耕地水土流失研究(1102-08); (2)甘肃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甘肃中部干旱区坡面土壤侵蚀的水沙响应模型研究(1308RJZA256)。 7.奖励 (1)2003年获甘肃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2)2007年获甘肃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3)2009年被评为二OO九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4)2011年获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2011撰写的论文“沙产业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获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奖; (6)2012年获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 (7)2013年被评为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土地合理利用、抗旱植物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蒋志荣,王立.甘肃省高寒阴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专集):44-48 <2>蒋志荣,王立,金芳,安力.沙冬青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甘肃林业科技,1996,21(1):70-71 <3>蒋志荣,金芳,安力,王立.沙冬青生根组织培养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7,32(3):244-246,227 <4>蒋志荣,安力,王立,金芳.不同激素对沙冬青组织培养生芽的影响.中国沙漠,1997,17(2):209-211 <5>王立,李家恒.西北地区甘草人工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林业科学,1999,35(1):129-132 <6>王立,李家恒.中国甘草属植物研究进展.草业科学,1999,16(4):28-31 <7>王立.甘肃河西沙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甘肃林业科技,1999,24(2):24-26 <8>王立,张继义.甘肃中部干旱及半干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的探讨.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4(2):175-179 <9>王克勤,王立.不同土壤水分下金矮生苹果叶片蒸腾速率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19(2):8-13 <10>王立,张继义,李家恒,孔令大.提高旱农地区甘草田间出苗率的试验分析.草业科学,2001,18(2):19-21 <11>王立,潘自力,李家恒.甘草人工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及其效益分析.甘肃农业科技,2005,(12):46-48 <12>王立,黄高宝,孙飞达.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对人工油松林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李玮,王立,姜涛.地下水浅埋区盐碱地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移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5):130-135 <14>孙飞达,王立,龙瑞军,等.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6-18 <15>张晓艳,王立,黄高宝,等.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8,22(2):58-61 <16>张晓艳,王立,黄高宝,等.保护性耕作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20-2521,2538 <17>王立.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专辑):18-21 <18>苗琳,王立,黄高宝,等.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6-11 <19>贺春燕,李毅,王立.院系两级教学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44(综合版):147-150 <20>王自龙,赵明,王立,等.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流量的观测,湖北农业科学,2009,48(4):851-856 <21>李登航,王立,黄高宝,等.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87-6088,6111 <22>冯向东,赵明,王立,等.民勤“311”沙尘暴的近地面微气象要素及PM10观测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0,49(9):2130-2133 <23>王生鑫,王立,黄高宝,等.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蚀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0,24(4):40-43 <24>王立,黄高宝,张仁陟,等.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0,24(5):59-62 <25>赵华军,王立,赵明,等.沙尘暴粉尘对不同作物气体交换特征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1,25(3):202-206 <26>徐慧全,冯宜明,何明珠,王立,等.温度和光照对骆驼蓬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种子,2011,30(10):74-76 <27>张玉珍,蒋志荣,王立,等.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综合版):17-18 <28>赵锦梅,王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综合版):71-73 <29>王立,黄高宝,王生鑫,等.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学报,2012,26(2):54-57 <30>徐慧全,王立,冯宜明,等.重金属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骆驼蓬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2012,32(1):33-37 <31>张灏,王立,孔东升.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洪蓄水与提供水源功能价值评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0):152-157 <32>龚磊,王立,何明珠,等.Ni2+、Cu2+胁迫对柠条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3):197-201 <33>刘乃君,王立,芦维忠,等.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防治探讨,中国水土保持,2013,(11):35-37,38 <34>吴杨杨,王立,何明珠.金川公司矿山绿化区沙生植物重金属吸收特征,水土保持学报,2014,28(1):262-265

学术兼职

(1)全国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