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彩霞

个人简介

黄彩霞,女,1980年7月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水资源及灌排实验室主任。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创新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基金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等12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承担《环境水利学》、《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灌排工程概论》、《城镇给排水》、《水处理技术》、《草坪灌溉与排水》等课程本科生教学任务及研究生课程《非充分灌溉原理》。参编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著3部,参与完成甘肃省地方标准1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60余篇。 1.主持、参与项目: (1)2019-2022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西北旱地小麦秸秆局部覆盖土壤水碳协同效应研究(31960380)”,第一完成人 (2)2019-2021年主持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西北旱区带状种植土壤水碳协同效应研究(GAU-QDFC-2019-09)”,第一完成人 (3)2018-2020年主持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西北旱地碳氮组合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XKJS-2018-80)”,第一完成人 (4)2017-2020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荒漠绿洲植被生态需水量化及其机理研究-以民勤为例(51669001)”,第四完成人 (5)2017-2020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甘肃引黄灌区枸杞-豆科牧草复合系统水盐分异特征及互馈机制研究(51669002)”,第四完成人 (6)2016-2018年参与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云模型的甘肃省蒸散发量时空分异机理及预测研究(1606RJYA251)”,第四完成人 (7)2016-2019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西北旱地冬小麦秸秆带状覆盖土壤水热效应及增产机制(31560365)”,第二完成人 (8)2015-2017年主持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基金项目“西北旱地带状覆盖小麦产量形成对气候条件的响应(GSAU-STS-1526)”,第一完成人 (9)2014-2016年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夜间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的响应研究(145RJZA228)”,第一完成人 (10)2015-2017年参与甘肃农业大学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扶持基金“绿洲膜下滴灌加工番茄灌溉制度优化研究”,第五完成人 (11)2012-2016年参与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河西绿洲膜下滴灌马铃薯生活史对策及产量形成机理研究(2012)”第三完成人 (12)2014-2016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河西黑河中游生态恢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1304FKCA095),第三完成人 (13)2015年参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经费专项“甘肃雨养农田小麦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04)”,第二完成人 (14)2014年参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经费专项“甘肃雨养农田小麦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04)”,第四完成人 (15)2013年参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经费专项“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201303104)”第四完成人 2、获得科研(教学)奖励: (1)《旱地春小麦西旱系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第五完成人,证书编号KJ2015-R3-005-05 (2)《抗旱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与农机农艺配套推广》,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九完成人,证书编号2015-J2-057-R9 (3)《农业院校水利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12,第一完成人 (4)甘肃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第二完成人 (5)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第一完成人 (6)2016年甘肃农业大学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第一完成人 3、制定代表性地方标准及专利: (1)一种便于农田灌溉的可移动水管,中国,CN201820736625.8,2019,第一完成人 (2)一种农田灌溉装置,中国,CN201820735353.X,2018,第一完成人 (3)螺旋式土钻取土装置,中国,201420791436.2,2015,第一完成人; (4)灌区渠道闸口泥沙清理系统,中国,201420792075.3,2015,第一完成人 (5)《旱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2/T793-2014,第二完成人; (6)《水浇地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2/T2478-2014,第二完成人; (7)《灌区春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62/T798.1—2014,第三完成人; (8)《旱地冬小麦膜侧沟播和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DB62/T785—2014,第四完成人; (9)《旱地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2/T2476—2014,第五完成人; (10)《水浇地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62/T2479-2014,第五完成人; (11)《春小麦品种西旱4号》,DB62/T2480-2014,第五完成人; (12)《旱地春小麦膜侧沟播和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DB62/T784—2014,第五完成人; 4、出版教材及代表性专著 (1)《地下水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ISBN:978-7-5170-3172-7,编写字数9.0万字。 (2)《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书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年6月,ISBN:978-7-5170-4524-3,编写字数3.28万字。 (3)专著《半干旱区垄沟覆盖微集雨作物产量-水分效应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年,编写15万字。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节水灌溉与水资源利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黄彩霞,赵德明,王保福.甘肃中东部半干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多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06):41-47. [2]黄彩霞,赵德明,柴守玺,王燕培,常磊,程宏波,王玉才,蔺阿荣.播期对秸秆带状覆盖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12):1604-1610. [3]柴雨葳,黄彩霞,陆军胜,赵德明,赵明华.水分胁迫条件下低温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04):53-58. [4]黄彩霞,张明,巴玉春,张恒嘉,康燕霞,王玉才.造林密度对新疆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52(02):61-64+70. [5]黄彩霞,王虎兵,赵德明,柴守玺,王玉才.昼夜增温条件下水分亏缺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7(04):15-18. [6]张恒嘉,黄彩霞.不同灌水量对绿洲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群体光合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01):4-8. [7]黄彩霞,张恒嘉.不同灌水量对绿洲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01):13-17. [8]黄彩霞,张恒嘉.不同灌水量对绿洲玉米生长动态及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16(12):59-63. [9]张恒嘉,黄彩霞.有限灌溉对绿洲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30(05):156-160+165. [10]黄彩霞,张恒嘉.不同灌水量对绿洲玉米叶面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27(04):229-232+240. [11]兰雪梅,黄彩霞,李博文,李守蕾,宋雅丽,柴雨葳,程宏波,常磊,柴守玺.不同覆盖材料对西北旱地冬小麦地温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08):1084-1092. [12]周翔,柴守玺,黄彩霞,杨长刚,程宏波,常磊,王燕培.播量对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51(03):31-36. [13]黄彩霞,康燕霞,朱燕琴.“厚基础、宽口径”背景下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探讨——以“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01):28-32. [14]赵德明,柴守玺,黄彩霞,张梅花.绿洲生态条件下氮磷肥配施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04):88-93. [15]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常磊,程宏波,杨长刚.氮磷肥配施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学报,2015,50(01):47-54. [16]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康燕霞.灌溉对干旱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4,38(12):1333-1344. [17]黄彩霞,边秀秀.环境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05):83-87. [18]黄彩霞.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综述[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小麦学组.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小麦学组:中国作物学会,2012:6. [19]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05):196-203. [20]黄彩霞,施坰林.不同灌水量对加工型马铃薯产量及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8(05):97-9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