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季旻珺

个人简介

998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同年免试攻读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提前攻博,2003年获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工作经历 2003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现场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日本血吸虫自然感染中的免疫应答规律及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糖尿病疫苗等的研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相关工作。以主要完成者身份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共体基金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同时,主持了国家“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1项等多个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正逐步积累科研成果。2005、2008年分别赴德国海得堡、韩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作为主持人所承担的课题 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 项目来源 经费(万元) 2009.1-2011.12 免疫相关GTP酶处理多细胞病原体的分子机制 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368) 33.0 2008.1-2012.12 血吸虫感染的面免疫应答及调控机制 主持人 973课题(2007CB513106) 110.0 2008.1-2010.12 糖基修饰在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30740075) 10.00 2006.9-2009.9 一种新的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鉴定 主持人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 7.0 2005.1-2007.12 IFN-γ诱导GTP酶家族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效应机制的探索 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365) 21.0 2006.1-2007.12 自身抗原负载DC预防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主持人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基金 (CX2004009) 5.0 2005.1-2006.12 IFN-γ及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力研究 主持人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04KJB310079) 3.0 2005.1-2006.12 日本血吸虫辐照尾蚴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启动T细胞应答的实验研究 主持人 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0 本人编写著作 《血吸虫感染免疫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儿童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寄生虫与临床》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生物医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日本血吸虫病的抗力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本人的代表作(科研论文) LinDD,LiuJX,LiuYM,HuF,ZhangYY,XuJM,LiJY,JiMJ,BergquistR,WuGL,WuHW.RoutineKato–KatztechniqueunderestimatestheprevalenceofSchistosomajaponicum:Acasestudyinanendemicarea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arasitologyInternational57(2008)281–286. JiMJ,SuC,WuHW,ZhuX,CaiXP,LiCL,LiGF,WangY,ZhangZS,WuGL.CharacterizationofCD4+TcellresponsesinmiceinfectedwithSchistosomajaponicum.ActaBiochemicaetBiophysicaSinica.2006,38(5):327-334. XuH,ChenT,WangHQ,JiMJ,ZhuX,WuWX.Prolongationofratintestinalallograftsurvivalbyadministrationofdonorinterleukin-12p35-silencedbonemarrow-deriveddendriticcells.TransplantProc.2006Jun;38(5):1561-1563. Xiao-PingCAI,HuiZHANG,Yong-ChenZHANG,YongWANG,ChuanSU,Min-JunJI,Hai-WeiWU,XiangZHU,Zhao-SongZHANG,andGuan-LingWU.DynamicsofCD4+CD25+TCellsinSpleensandMesentericLymphNodesofMiceInfectedwithSchistosomajaponicum.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2006,38(5):299–304. XiangZhu,Zhao-Songzhang,Min-JunJI,Hai-WeiWu,YongWANG,Xiao-PingCAI,LeiZHANG,Shu-YingHU,Lin-LinFU,FengLIU,ChuanSU,andGuan-LingWU.GeneTranscriptionProfileinMiceVaccinatedwithUltraviolet-attenuatedCercariaeofSchisitosomajaponicumRevealsMoleculesContributingtoElevatedIFN-gammaLevels.ActaBiochemicaetBiophysicaSinica.2005,37(4):254-264. JiMJ,SuC,WuHW,ZhuX,CaiXP,LiCL,LiGF,WangY,ZhangZS,WuGL.GeneexpressionprofileofCD4+TcellsrevealsaninterferonsignalingsuppressionassociatedwithprogressionofexperimentalSchistosomajaponicuminfection.CellImmunol.2003;224(1):55-62. 陈雪松、李宗吉、张美娟、季旻珺*、胡姝颖、吴海玮、吴观陵*。青蒿琥酯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学研究。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4):273-276。 蒋琳、刘超、刘翠萍、季旻珺、吴海玮、张洪慧。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转染肠道上皮细胞构建类胰岛B细胞系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7,12(24):2053-2060。 季旻珺、刘煜、胡姝颖、张媛媛、朱翔、吴海玮。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2胞内区与IgGFc段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及鉴定。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80-83。 胡姝颖、张美娟、郭彩琴、单昊、张素华、张媛媛、侯敏、季旻珺、吴海玮、吴观陵。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3):181-185。 郭彩琴、张美娟、胡姝颖、单昊、张素华、王荣芝、倪忠耘、季旻珺、吴海玮、吴观陵。紫外线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C57BL/6小鼠皮肤早期免疫应答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18(3):165-168。 徐皓、陈涛、王海权、季旻珺、吴文溪。IL-12p35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523-529。 陈涛、徐皓、王海权、季旻珺、吴文溪。白细胞介素-10、雷公藤多甙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体外大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520-522。 季旻珺、苏川、王勇、吴海玮、朱翔、蔡晓萍、张兆松、吴观陵。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抑制性因子的表达特征。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5):379-382。 季旻珺、苏川、沈蕾、马磊、张兆松、吴观陵。不同免疫方案对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中国血吸虫防治杂志,2005,17(6):409-412。 季旻珺、苏川、朱翔、李春玲、张兆松、吴观陵。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致CD4+T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5):401-405。 季旻珺、蔡晓萍、苏川、吴海玮、李光富、王勇、朱翔、王新军、张兆松、吴观陵。干扰素-γ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GTP酶表达的影响。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1),29-32。 季旻珺、苏川、朱翔、李春玲、张兆松、吴观陵。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日本血吸虫感染慢性期CD4+T细胞的应答特征。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320-323 张媛媛、张素华、胡姝颖、李强、季旻珺、吴观陵、吴海玮、罗建平。一种间接ELISA检测结果标准化的新方法及其验证。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6):417。 蔡晓萍、季旻珺、李光富、苏川、朱翔、王新军、张兆松、吴观陵。趋化因子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中的表达特征。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15(5):326-33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