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盖东兴

个人简介

盖东兴,1981年生,博士后,教授级高工,现为理学院教师。 2000.9--2004.7,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读研。 2004.9~2009.7,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 2009.8~2011.7,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冶南方联合培养博士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11.8~2017.8,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能环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 2017.8~至今,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主要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主讲本科生课程:《传热学》、《制冷压缩机》等。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1)工业余热利用技术;2)工业废气环保处理技术;3)电子器件散热技术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武汉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核心技术及产业化研发(2009-2011) 本人是该研发课题的负责人,本项目是武汉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也是中冶南方自主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本人完成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从理论分析到系统设计的相关研发工作,实现了中冶南方在该工程领域零的突破,已为公司创造了2.3亿元的营业收入。本人在研发过程中针对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安全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实际工程证明中冶南方研发的干法除尘系统安全运行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项目研究成果《高安全性转炉煤气干法净化系统研发与应用》于2013年通过中冶集团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14年获得中冶集团技术发明二等奖。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气液两相流动稳定性机理研究(2010-2011) 本人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主要研究以热管等带相变的换热器件的温度波动性、温度迟滞性的基础理论,并寻找抑制温度波动及温度迟滞的方法,首次提出环路热管温度波动的物理机制,并用实验加以验证,提出避开温度波动工况的相关准则,为平板式环路热管在精密温控领域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冶集团“三五”重大专项——钢铁生产能效评估及余热余能利用关键技术(2012-2014) 本人是该项目子课题(钢铁企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负责人,完成了将有机朗肯循环和氨水动力循环的理论研究、设备及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与控制等工作,并将氨水动力循环从适应85-350℃范围内的恒温热源推广到温度波动的热源,扩大了氨水动力循环的应用范围。该项目国内首次以钢铁厂中低温余热为热源完成了以氨水为工质的发电系统研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研究成果《基于氨水工质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通过中冶集团成果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国家863项目——流程工业智能化技术研发及示范工程(2014-2016) 本人是该863项目子课题(冶金工业系统能效监测评估及优化控制技术与系统)的主要研发人员,负责钢铁企业公辅系统(包括制氧、热电厂、煤气输配、蒸汽输配、给排水及水处理等)能效分析与评估方法,制定钢铁企业公辅系统能效评估准则,为钢铁企业公辅系统节能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钢铁企业从精细化生产和管理的角度节能降耗,本项目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精细化管理要求的钢铁生产能效评估技术》通过中冶集团成果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武汉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基于氨水工质的中低温余热高效发电技术研究(2014-2016) 本人是该课题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以氨水为工质的动力循环实现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设适用于85-350℃热源温度范围的氨水动力循环发电中试系统,进而将该技术推广到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产生中低温余热工业领域,本技术也适用于地热、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发电。 6)中冶南方科技攻关项目——转炉炼钢深度节能减碳技术研究(2011-2012) 本人为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转炉冶炼减少碳排放的相关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用CO2作为转炉炼钢冷却剂的新转炉炼钢工艺,与现在常用的铁矿石作为冷却剂相比,CO2作为冷却剂的优点是:1)CO2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有利于控制钢水的终点成分及温度;2)CO2反应后生成CO,从而提高了转炉煤气的品位;3)CO2可以通过氧枪缓慢加入,有利于控制转炉温度缓慢变化,防止喷溅的发生;4)该工艺不仅提高了转炉炼钢钢水碳温控制水平,同时减少了钢铁厂CO2排放量。 7)中冶南方科技攻关项目——高炉干法除尘系统TRT防结盐关键技术(2012-2013) 本人是该课题的项目负责人,近年来随着铁矿石品质的下降,高炉煤气中含有越来越多的盐,其在TRT的透平叶片上凝结会导致转子失衡而导致生产事故,经过分析高炉煤气中携带无机盐的成分,提出了通过控制高炉干法除尘系统TRT进出口的高炉煤气温度,使高炉煤气中的含氯铵盐不会凝固析出,从而保证TRT在高速转动的安全可靠,本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公司的专利技术并已在钢铁企业推广应用。 授权发明专利: [1].盖东兴,刘洁,邵远敬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ZL201010241284.5 [2].盖东兴,龙妍,邵远敬,平板式环路热管系统,ZL201010256473.X [3].盖东兴,刘洁,叶理德等,静电除尘器入口气流分布板,ZL201010589047.8 [4].盖东兴,刘洁,王亮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ZL201010240741.9 [5].盖东兴,叶理德,邵远敬等,转炉钢水温度控制方法,ZL201010580118.8 [6].盖东兴,刘洁,王亮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ZL201010240783.2 [7].盖东兴,邵远敬,叶理德等,一种双流道氧枪及用法,ZL201110047919.2 [8].盖东兴,叶理德,黄永红等,预荷电重力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ZL201110352063.X [9].盖东兴,黄永红,叶理德等,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系统,ZL201110285519.5 [10].盖东兴,邵远敬,胡建亮等,一种检修门,ZL201210012433.X [11].盖东兴,张佳佳,周全等,高炉热风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和方法,ZL201310142334.8 [12].盖东兴,周全,张佳佳等,烧结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及方法,ZL201310142348.X [13].盖东兴,钢渣余热回收系统,ZL201410321615.4 [14].盖东兴,施万玲,一种预荷电重力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ZL201410749530.6 [15].盖东兴,用于稳定烧结烟气温度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ZL201410237992.X [16].盖东兴,一种氨水换热器,ZL201511011281.1 [17].盖东兴,一种中低温热源发电系统,ZL201511011278.X [18].盖东兴,周全,多压氨水动力循环工作系统,ZL201610335135.2 [19].胡建亮,盖东兴,黄永红等,高炉鼓风预冷转轮除湿方法,ZL201210080247.X [20].张佳佳,盖东兴,周全等,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ZL201310071541.9 [21].张佳佳,盖东兴,周全等,以水蒸汽为密封介质的氨水透平密封系统,ZL201410214185.6 张佳佳,盖东兴,一种回收焦炉烟道气的氨水余热锅炉及工艺,ZL201410211612.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DongxingGai,WeiLiu,ZhichunLiu,JinguoYang,TemperatureOscillationofmLHPwithFlatEvaporator,HeatTransferResearch,40(4):321-332,2009.(SCI&EI) [2].D.X.Gai,W.Liu,Z.C.Liu,J.G.Yang.Operationalcharacteristicsofminiatureloopheatpipewithflatevaporator,HeatandMassTransfer,46(2):267-275,2010.(SCI&EI) [3].DongxingGai,WeiLiu,ZhichunLiu,JinguoYang,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miniatureloopheatpipewithflatevaporator,Asia-Pacific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IEEE,Wuhan,2009.(EI&ISTP) [4].D.X.Gai,Z.C.Liu,W.Liu,J.G.Yang,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miniatureloopheatpipe,2009US-EU-ChinaThermophysicsConference-RenewableEnergy,ASME,Beijing,2009.(EI) [5].DongxingGai,ZhichunLiu,WeiLiu,BoLiu,JinguoYang,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temperatureoscillationinminiatureloopheatpipe,6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ultiphaseFlow,HeatMassTransferandEnergyConversion,Xi’an,2009.(ISTP) [6].D.X.Gai,Z.C.Liu,W.Liu,SimulationandoptimizationofLoopHeatPipewithflat-typeevaporator,The22ndInternationalCongressofRefrigeration,Beijing,2007. [7].Z.C.Liu,D.X.Gai,HLi,W.Liu,J.G.Yang,M.M.Liu,InvestigationofimpactofdifferentworkingfluidsontheoperationalcharacteristicsofminiatureLHPwithflatevaporator,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31(16)3387-3392,2011.(SCI&EI) [8].Z.C.Liu,W.Liu,J.G.Yang,D.X.Gai.,DesignandExperimentalResearchofaFlat-plateTypeCPLwithaPorousWickintheCondenser,Journalof.EnhancedHeatTransfer,16(2):161-170,2009.(SCI&EI) [9].Tu,Z.K.,Liu,Z.C.,Gai,D.X.,Heatandmasstransferinaflatdisc-shapedevaporatorofaminiatureloopheatpipe,JournalofAerospaceEngineering,223(6):609-618,2009.(SCI) [10].盖东兴,刘志春,刘伟,杨金国,平板型小型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特性,化工学报,60(6):1390-1397,2009.(EI) [11].盖东兴,刘伟,刘志春,杨金国,平板型MLHP温度波动研究,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9(5):15-20,2009.(EI) [12].盖东兴,刘志春,杨金国,刘伟,小型平板式LHP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30(12):2105-2109,2009.(EI) [13].盖东兴,刘伟,刘志春,黄素逸,环路热管系统温度波动的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44(3):26-31,2010.(EI) [14].盖东兴,刘志春,杨金国,刘伟,重力辅助平板型环路热管实验研究,热能动力工程,25(2):196-201,2010.(EI) [15].盖东兴,刘伟,刘志春,杨金国,平板型环路热管温度波动现象研究,热科学与技术,8(3):220-225,2009. [16].盖东兴,刘志春,杨金国,刘伟,平板式mLHP实验研究,制冷学报,30(6):26-31,2009 [17].盖东兴,纪世昌,刘洁,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安全运行措施,冶金环境保护,36(2):20-22,31,2011. [18].盖东兴,喷吹CO2作为冷却剂的转炉炼钢工艺探索,炼钢,28(4):40-42,58,2012. [19].盖东兴,周全,胡建亮,祝建国,黄永红,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除盐研究,冶金动力,32(4):25-26,2013. [20].盖东兴,胡建亮,周全,张佳佳,黄永红,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安全性探索,冶金能源,32(3):61-64,2013. [21].涂正凯,盖东兴,万忠民,刘伟,小型平板CPL蒸发器优化设计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30(4):668-670,2009.(EI) [22].刘志春,盖东兴,刘伟,杨金国,工质对环路热管运行特性的影响,工程热物理学报,31(3):668-670,2010.(EI) [23].万忠民,刘伟,盖东兴,刘志春,带翅片的小型平板CPL蒸发器相变传热的数值模拟,化工学报,58(12):2994-3000,2007.(EI) [24].胡建亮,盖东兴,热态上料高炉煤气蒸发冷却塔的设计及应用分析,33(7):13-15,18,冶金动力,2014. [25].胡建亮,盖东兴,转炉煤气除尘技术比较和新干法除尘技术探析,34(4):13-15,冶金动力,201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