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虞跨海

个人简介

1982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工程力学系主任、党支部书记。 教育经历: 1999年9月-2003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 2003年9月-2006年3月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 2006年4月-2009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 工作经历: 2009年9月-至今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教师 2012年4月-2014年12月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博士后 2015年3月-2016年3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7年6月-2017年7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颗粒力学与多相流、流固耦合与传热、多学科设计优化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子项)1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项目和洛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 荣誉获奖: 2019年河南省青年科技奖 2019年河南省优秀教师 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 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 2017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2017年洛阳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2015年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4年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3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后 学术成果: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研究论文74篇,其中SCI、EI索引52篇次,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颗粒力学与多相流、流固耦合与传热、多学科设计优化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KuahaiYu*,DaneshTafti.Sizeandtemperaturedependentcollisionanddepositionmodelofmicro-sizedsandparticles.JournalofTurbomachinery-TransactionsoftheASME,2019,141,031001.(SCI,EI) [2]KuahaiYu*,HusamA.Elghannay,DaneshTafti.AnImpulseBasedModelforSphericalParticleCollisionswithSlidingandRolling.PowderTechnology.2017,319:102-116.(中科院JCR二区,SCI,EI) [3]KuahaiYu*,DaneshTafti.Impactmodelofmicrometer-sizedsandparticles.PowderTechnology.2016,294,11-21.(中科院JCR二区,SCI,EI) [4]KuahaiYu*,XiYang,YongzhouChen,ChanghaoLi.Thermalanalysisandtwo-directionalairflowthermalmanagementforlithium-ionbatterypack.JournalofPowerSources.2014,270,193-200.(中科院JCR一区,SCI,EI) [5]KuahaiYu*,XiYang,ZhanMO.ProfileDesignandmulti-fidelityoptimizationofsolidrocketmotornozzle.ASMEJournalofFluidEngineering.2014,136(6):031104-031104-6.(中科院JCR三区,SCI,EI) [6]KuahaiYu*,XiYANG,ZhufengYUE.Aerodynamicandheattransferdesignoptimizationofinternallycoolingturbinebladebaseddifferentsurrogatemodels.StructuralandMultidisciplinaryOptimization.2011,44(1):75–83.(中科院JCR二区,SCI,EI) [7]KuahaiYu*,XiYang.Torquecapacityandcontactstressanalysisofconicalinterferencefitshrinkdiscofwindturbine.MultidisciplineModelinginMaterialsandStructures.2018,14(1),189-199.(EI) [8]虞跨海*,张旭辉,徐红玉,李蓉,康兴国.基于数值仿真的引信前冲过载泡沫铝缓冲性能分析.系统仿真学报.2017,29(6):1311-1316. [9]虞跨海*,杨茜,岳珠峰.带尘孔涡轮冷却叶片叶顶流动与传热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12,48(4):122-126.(EI) [10]虞跨海*,杨茜,岳珠峰.高压涡轮冷却叶片叶顶结构气动与传热性能研究.推进技术.2012,33(2):174-178.(EI) [11]虞跨海*,王金生,杨茜,岳珠峰.基于近似的涡轮冷却叶片外形多学科设计优化.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0):106-112.(EI) [12]虞跨海*,岳珠峰,杨茜.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设计优化.计算力学学报,2010.27(2):310-314.(EI) [13]虞跨海,杨茜,倪俊,岳珠峰.基于响应面的冷却叶片优化设计.航空学报.2009.30(9):1630-1634.(EI) [14]虞跨海,岳珠峰,杨茜等.涡轮叶片转弯流道换热分析与优化设计.推进技术.2009.30(3):323-327.(EI) [15]虞跨海,岳珠峰.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建模及多学科设计优化.航空动力学报.2007.22(8):1346-1351.(EI) [16]虞跨海,岳珠峰.基于解析成型及特征造型技术的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设计.推进技术.2007.28(6):637-640.(EI) [17]虞跨海,杨永顺,杨茜,李辉,郭俊卿,陈拂晓.复合塑性成形设备及其模具换位机构、该机构的定位方法.专利号:ZL201510002252.2,授权日期:2018.01.16 [18]虞跨海,杨茜,许惠丽,张旭辉,杨哲,程永周,李长浩.强制风冷电池箱及其箱体和冷板.专利号:ZL201410039360.2,授权日期:2017.04.26 [19]虞跨海,李长浩,程永周,张洁,谢秋.新型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方案验证装置.专利号:ZL201310111323.3,授权日期:2015.02.25. [20]虞跨海,程永周,李长浩,杨茜,张洁,谢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箱.专利号:ZL201310111322.9,授权日期:2015.03.25. [21]虞跨海,杨茜,宋士杰,侯中华,杨永顺,岳珠峰,温志勋,李磊.一种涡轮冷却叶片.专利号:ZL201110152438.8,授权日期:2013.09.0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