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郭晓华

个人简介

1983-1987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习,1987年获农学硕士学位。随后任教至今。2002年5月晋升为教授。现任辽宁省昆虫学会学常务理事,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辽宁省细胞学会常务理事。 获奖情况 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两项(第一获奖人)、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第一获奖人)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四获奖人)。主讲的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研究领域

主要采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技术、分子系统学的方法从事金龟总科昆虫的生物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郭晓华,张媛,刘广纯,张卓,王剑峰,方红.丽金龟亚科Rutelinae部分种类16S rRNA-ND1基因序列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2):189-194。 2.Sun Na ,Guo Xiaohua, Liu Guangcun.Sequence Analysis of mtDNA-COIGene in the Partial Species of Scarabeoidea”.9th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Human Genetics,2010.(通讯作者) 3.张媛,郭晓华,刘广纯,张卓.DNA条形码在鞘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应用昆虫学报,2011,48(2):410-416(通讯作者) 4.方晨晨,郭晓华,刘广纯,张卓.基因序列在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应用昆虫学报,2012,49(4):1048-1055(通讯作者) 5.张媛,郭晓华,刘广纯,张卓. DNA条形码在鞘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应用昆虫学报, 2011,48(2):410-416(通讯作者) 6.李蓓,郭晓华,刘广纯,刘新民.嗡蜣螂属Onthophagus十二种蜣螂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 研究.2013,应用昆虫学报,50(1):109-118(通讯作者) 7.孙娜,郭晓华,刘广纯.金龟子部分种类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沈阳农业大学报.2009,40(6):688-692(通讯作者) 8.孙振华,郭晓华,刘广纯.基于线粒体16S rRNA序列的鳃金龟亚科5族种类的系统发育研究(鞘翅目: 金龟科).沈阳大学学报,2013,25(3):177-183(通讯作者) 9.贾晨曦,郭晓华,刘广纯.不同保存方式下金龟甲虫DNA提取方法.沈阳大学学报,2013,6:436-440 (通讯作者) 10.郭晓华,齐淑艳,周兴文,孙晓扬.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7,26 (9):1486- 1490 11.郭晓华,孙娜,周兴文.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系统的构建策略.辽宁林业科技,2009,5:55-57 12.郭晓华,江丕文,昌恩梓,孙 娜.松材线虫入侵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辽宁林业科技,2008,5:5-8 13.郭晓华.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作用.生态学杂志,2000,19 (1)∶6 - 11 14.郭晓华,昌恩梓,冯典兴.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生物学通报,2006,41(5):10-12 15.郭晓华,孙娜,张媛.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的动物分子系统学概述.生物学教学,2009,34(10):8-10 16.郭晓华,孙娜,张媛.线粒体COⅠ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2009. 17.郭晓华,蔡淑频. H IV -1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解剖科学进展,1997,3(1):19-24 18.郭晓华,蔡淑频.线粒体DNA变异的致病机制与线粒体病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0):988-990 19.齐淑艳,郭晓华,赵 明.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149-153 20.孙娜,郭晓华,张媛.AFLP技术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沈阳大学学报,2009,121(4):72-74(通讯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