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宝友

个人简介

2011/03–2012/0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ResearchFellow(博士后研究员) 2006/03–2009/12,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 2003/09–2006/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硕士 1999/09–2003/07,黑龙江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士课题组擅长岩土工程实际与工程力学基本本理论紧密联系,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连续介质方法:ABAQUS、 ANSYS、FLAC、ZSOIL、COMSOL、GeoStudio、Rocscience,非连续方法:UDEC、PFC)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对具体的岩土/岩体工程问题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的稳定性评价、防灾减灾、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科研项目 课题组围绕上述研究方向,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辽宁省科技厅与教育 厅基金等纵向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大型水电站厂房结构、进水口结构、混凝土重力坝、岩质边坡、岩体洞室群、露天 矿排土场边坡、瓦斯煤层二氧化碳气爆致裂增透、瓦斯煤层水力压裂增透、巷道稳定性、超前爆破断顶、瓦斯抽采、矿井 通风等企业委托项目。

研究领域

岩土力学与工程(边坡工程、基础工程、开采沉陷) 岩石力学与工程(地下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爆破工程) 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防灾减灾) 工程结构分析(吸能支护结构、结构围岩相互作用、工程结构抗震)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何峰,王来贵,王振伟,姚再兴.煤岩蠕变-渗流耦合规律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1,36(06):930-933. [2]何峰,王来贵,赵娜,张立林.煤岩蠕变破裂判定准则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1,36(01):39-42. [3]何峰,臧立岩,张建生,张立林.煤岩体蠕变-渗流耦合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06): 806-809. [4]杨巨文,何峰,等.基于因素分析法的煤矿灾害安全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04):84-89. [5]何峰,贾渊,邰英楼.破碎煤岩峰后渗流-蠕变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9):999-1003. [6]何峰,唐治,等.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45(20):128-134. [7]何峰,李彬,王振伟,于洋,唐治.煤岩渗流-蠕变耦合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6(08):63-68. [8]张小康,何峰.近距离下煤层综采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06):37-40. [9]张胜云,何峰.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侧向压力分布规律[J].煤矿安全,2012,43(10):38-41. [10](ISBN978-7-116-09033-0)煤矿露天井工联合开采理论与实践[M],地质出版社,2014.8;排名2; [11](ISBN978-7-116-09330-0)水及动力荷载作用下潜伏采空区危岩变形破坏研究[M],地质出版社,2015.7;排名3; [12](ISBN978-7-03-050579-8)渗流-蠕变-损伤耦合作用下煤岩边坡稳定性[M],科学出版社,2017.1;排名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