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亚军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14/9-2019/6:东南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期间2017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合作研究半年) 2003/9-2006/6: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1999/9-2003/6:兰州铁道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履历 2022/1-今,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7),系主任,给排水教师党支部书记 2018/1-2021/1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给排水教师党支部书记 2017/7-2017/11,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助理 2015/7-2021/1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7) 2015/1-2018/9, 东南大学-蒙纳仕大学海绵城市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9/7-2015/7,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2006/7-2009/7,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学术兼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 委员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给排水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 理事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城乡给排水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委员 黄河流域新型环境污染物控制及智能决策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 成员 高级化学检验工(证件编号1070003006309691)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甘肃省生态环境类咨询专家、甘肃省科技厅/工信厅科技专家;《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Blue-Green Systems》《中国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的论文审稿人,《中国给水排水》《华东交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水文及水文地质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碳中和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创新课程(低影响土地开发利用下城市水文水质响应过程与案例分析)、创新研学项目(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合办“水科学与工程全英文夏令营”) 硕士研究生课程:污水处理原理及应用技术;水污染治理及回用技术 其它教学工作: [1] 2006-2008年兰州水务公司和靖远水厂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工作。 [2] 2009年甘肃武威水厂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工作。 [3] 2007-2011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员工的专升本授课。 [4] 2017年江阴市住建局住建业务培训班《海绵城市建设》。 [5] 2017年南京市溧水区公务员培训《海绵城市建设》。 [6] 2018年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建设与关键技术培训。 [7] 2019年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黄河饮用水安全保障与综合治理技术培训。 [8] 2021年上海市政设计院兰州分院技术培训。 [9] 2022年甘肃省新城开集团技术培训。 [10]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11] 指导本科生参加“新奥杯”第二届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竞赛(居民住宅灰水处理与回用系统的设计)。 [12] 指导本科生参加校级第一届过程装备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农宅雨水转化为可饮水的过程技术)。 [13] 指导本科生参加校级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居民住宅灰水处理与回用系统的设计)。 [14] 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农宅雨水转化为可饮水的过程技术)。 [15] 指导本科生参加第九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新型农村雨水净化装置)。 [16]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园雨水监测及其截留屋顶绿化研究)。 [17]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5年第十届“挑战杯”甘肃省竞赛(西北干旱地区屋顶绿化集成雨水收集自灌系统)。 [18]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5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再生水雾化除尘加湿技术改善城市道路环境集成系统DC2015042)。 [19]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6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SS快速检测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研究DC2016020)。 [20]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8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型水车联合生物滞留池一体化海绵设施处理工艺研制及其在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KC2018KJ093)。 [21]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8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SWMM模型的校园透水铺装建设DC2018144)。 [22]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8年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竞赛一等奖1项(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水车联合生物滞留设施对景观水处理的研究)。 [23]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9年《中国给水排水》杯全国高校给排水科技创新奖三等奖1项(智能化水车处理系统)。 [24] 指导本科生参加2019年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25]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0年第六届互联网+省级铜奖1项(饮甜思膜•先进苦咸水膜助力乡村安全饮水)。 [26]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0年第六届互联网+校级金奖1项(植生多孔生态混凝土嵌式板)。 [27]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0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种提升黑臭河道持久治理效能的嵌式生态护坡技术)。 [28]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0年大学生暑假三下乡推荐为省级“青春心向党 奋力建小康”精神扶贫专项优秀团队(助力东乡脱贫的养殖污染现状调查及治理的“护农”方案)。 [29] 指导本科生参加2021年大学生暑假三下乡推荐为省级(哈达铺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见的提案项目)。 教学研究课题: [1]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工程毕业设计项目团队化,2013-2015,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园雨水监测及其截留屋顶绿化研究,201310731014,2013-2014,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3]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2017-2018,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4] 校级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基于海绵城市实践的水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8-2019,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设,2019-2020,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6] 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学生为中心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9-2020,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7]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PSJZW2019-19,2019-2020,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8] 校级红柳一流专业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9-2022,项目负责人,在研。 [9] 校级混合式教学课程《水文及水文地质学》, 2019-2020,项目负责人,结题。 [10] 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试点课程《水文及水文地质学》,2019-2020,项目负责人,结题。 [11] 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试点课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导论》, 2019-2020,项目负责人,结题。 [12] 甘肃省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建筑消防系统虚拟仿真实验,2019,项目负责人,获批。 [13] 甘肃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目认定,水文及水文地质学(甘教高函[2020]47号),2020.12.29,项目负责人,获批。 [14] 校级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感知教学环境下反思报告为载体的新型学业测评实践研究,2019-2020,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5] 省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甘肃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及净水设备研发,2019B-193,2019-2020,第二参与,已结题。 [16] 省级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重点课题:基于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的教学改革实践,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19-2020,参与,已结题。 [1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虚拟仿真在水质工程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20-2022,项目主持人,在研。 [18] 校级示范性混合式教学课程《水文及水文地质学》, 2021-2023,项目负责人,在研。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60003):抗生素胁迫下群体感应对混合菌高效定植与降解能力增强的调控机制, 2022/01-2025/12,项目主持人,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67043):生物滞留系统对城市污水厂尾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及其强化机制, 2020/01-2023/12,项目主持人,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568039):污泥与秸秆混合酶解的产能工艺研究及其碳排放评价, 2016/01-2019/12,第三参与,结题。 [4]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甘财科[2021]51号):甘肃省城乡有机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处理利用示范与推广—畜禽污水新型污染物处理及装备研发,2021/08-2022/12,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5] 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引导项目(编号2020C-40):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临灾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地质灾害次生水污染评估、模拟与治理, 2020/1-2023/12,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JR5RA461):生物滞留系统对兰州城市污水厂尾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去除强化机制研究, 2020/01-2022/12,项目主持人,结题,验收登记。 [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编号1212RJZA005):改性丝瓜络填料在微污染水源水原位生物脱氮处理的应用研究, 2012/1-2014/12,项目主持人,结题,验收登记。 [8] 甘肃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十四五”甘肃省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项目,2021/1-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9]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编号JK2020-30):提升黑臭河道持久治理效能的生态嵌植轻质混凝土挂板护坡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研究,2020/1-2020/9,项目主持人,结题,验收登记。 [10]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编号JK2010-67):兰州城市污泥安全评价及无害资源化研究, 2010/1-2012/12,项目主持人,结题。 [11] 甘肃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K2018-16):价值工程理论在住宅区道路透水铺装方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2018/1-2020/3,第三参与,已结题。 [12]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编号2016B-026):宜居环境改善中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水流特性及堵塞机理研究,2016/1-2018/12,项目主持人,结题。 [13]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实施方案:流域环境抗生素污染控制策略与技术研究,2017/1-2019/12,参与,结题。 [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15BAL02B00):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技术综合示范,2015/1-2017/12,第五参与5-42,结题。 [1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CE02-1-1):农户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生物滞留系统研究,2016/1-2018/12,项目主持人,结题。 [16] 技术服务项目:生化耦合脱氮除磷工艺P-AD污水深度处理在甘肃寒旱服务区内应用研究,2022/10-2023/12,项目主持人,在研。 [17] 技术服务项目:生物强化脱氮能力及提升抗冲击稳定性能的应用研究,2022/10-2023/12,项目主持人,在研。 [18] 技术服务项目:兰州市城市水系统水量平衡测算,2021/10-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19] 技术服务项目:源头控污和供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2020/1-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20] 技术服务项目:城市污泥物化-生物处理集成技术研究,2019/1-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21] 技术服务项目:低碳氮比污水强化处理技术研发及其控制策略研究,2019/1-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22] 技术服务项目:高效混合菌群的优化筛选及其在污水应急处理中的研究,2019/1-2021/12,项目主持人,结题。 [23] 技术服务项目: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服务项目,2019/1-2019/12,项目主持人,结题。 [24] 技术服务项目:石化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8-2021/4,项目主持人,已结题,通过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成果评审。 [25] 技术服务项目:智慧水务建设与关键技术服务项目,2018/1-2018/12,项目主持人,结题。 奖励与荣誉 [1] 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2] 2022年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3] 2022年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 2022年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5] 2020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奖编号:2020-J2-029 [6] 2020年获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奖编号:GHKJ2020(2)-1-01 [7] 2021年兰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奖编号:2021-J3-2 [8] 2019年负责专业获兰州理工大学“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9] 2019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深化文明校园创建优秀个人奖励 [10] 2019年获ICAFEE国际会议Best Poster Presentation(排名第一) [11] 2019年获建工七七基金专业建设奖 [12] 2019年兰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奖编号:2019-J2-2 [13]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14]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 [15] 2016年获ELSEVIER“Outstanding Poster Award”(排名第一) [16] 2014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17] 2014兰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 [18] 2013年、2015年和2019年分别获第九、十和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 “优秀指导教师” [19] 2013年、2018年和2019获兰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20] 2012年获兰州理工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21] 2012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22] 2011年、2012年和2020年三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奖 [23] 2011年获兰州理工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24] 2010年、2019年两年获兰州理工大学“三育人”称号 [25] 2009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6] 2007年获建工七七基金王保安专项奖 [27] 2007年获兰州理工大学扶持团队建设奖 [28] 2006-2010年连续三年,2012年荣获兰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研究领域

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生物滞留除污技术、生物强化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教材: [1] 王亚军 主编.水文及水文地质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02月,ISBN 978-7-122-16320-2. [2] 王亚军 副主编.建筑设备(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规划规划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8月,ISBN 978-7-122-08487-3. [3] 王亚军 主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图集及常见问题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年 [4] 王亚军 主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图集及常见问题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年 代表论文(发表期刊论文8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9篇): [1] 王亚军, 朱琨. 腐殖酸对铬在砂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7(5):42-47. [2] 王亚军,马军. 水体环境中天然有机质腐殖酸研究进展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6): 1155-1165. [3] Yajun Wang, Jinxi Wang, Yun Xiong, et al. I2O5-mediated bromohydroxylation and dibromination of olefins using KBr in water [J].Tetrahedron Letters, 2014, 55(16): 2734-2737. (IF2021=2.415) [4] 王亚军, 张弘, 韦昆. 雨水花园过滤系统的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6):1308-1312. ( EI收录, 20165103134219) [5] 王亚军. 生态过滤系统中多级混合颗粒群渗流过程分析与完善[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3):329-333. [6] Yajun Wang. Thermal Study on Extensive Green Roofs Integrated Irrigation in Northwestern Arid Regions of China [J]. Water, 2017, 9(11), 810 (IF2021= 3.103) [7] Yajun Wang.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Enhanced Bioretention System [J]. The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AQUA, 2019,68(8):769-781 (IF2021=1.644) [8] Yajun Wang. Carbon-to-Nitrogen Ratio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Bioreten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15):17652-17660. (IF2021= 4.223) [9] 王亚军, 耿冲冲, 许妍等. 不同强化手段对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 36(19):77-82. [10] 王亚军,蔡文娟,耿冲冲等. 一株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5): 1031-1038. [11] Yajun Wang, Chen Tian-jing, Li Jin-shou,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de spac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bioretention cell coupled with MFC [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1, 8: 202024.(IF2021=2.963) [12] Yajun Wang, Jinshou Li, Yan Yuan, et al. La(OH)3 loaded magnetic nanocomposites derived from sugarcane bagasse cellulose for phosphate ad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21,5(626):127060. (IF2021=4.539) [13] Yajun Wang, Yunmei Si, Sheng Yang, et al. Study on Flow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onductivity of Porous Media in Bioretention Cells [J]. Bioengineered, 2021,12(2): 12740–12754. (IF2022= 6.832) [14] Yajun Wang, Dong Wantao, Chen Tianjing, et al. In-situ remediation of deep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injection [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21, 37(4):388-393. ( EI收录DOI:10.3969/j.issn.1003-7985.2021.04.007) [15] [16] Wang Yajun*, Geng Chongchong, Chen Tianjing, Li Jinshou, Xu Yan, Fu Dafang. Adaptability of enhanced bioretention cell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under two antibiotics stress [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2, 230: 113114. (SCI收录, TOP期刊, DOI:10.3969/j.issn.1003-7985.2021.04.008) (IF2022=7.129) [17] 王亚军,司运美.群体感应在生物强化功能菌定殖及其降解能力增强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22, 33(10) : 2871-2880. [18] 王亚军,司运美.除磷菌CP-7 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 2022, 38(7):258-268. [19] Yajun Wang, Yanchao Xu, Siyong Zhang, et al. Effects of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dos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membrane bioreactors treating biochemical tail wate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230: 113114. (SCI收录, TOP期刊) (IF2022=10.753) 专利授权: [1] 王亚军等. 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及方法[P]. 2022.9, 专利号ZL201911192116.9, 发明专利 [2] 王亚军等. 一种新型水车联合生物滞留池一体式海绵系统[P]. 2019.01, 专利号ZL 201920121114.X, 实用新型 [3] 王亚军等. 一种膜生物反应装置[P]. 2019.11, 专利号ZL 201922091582.X, 实用新型 [4] 王亚军等. 一种去除低浓度抗生素的电强化生物滞留系统[P]. 2021.06, 专利号ZL 2020 21787420.6, 实用新型 [5] 王亚军等. 一种改善河道传统护坡的镶嵌式生态护坡[P]. 专利号ZL 202020357769.X, 实用新型 [6] 孙章勇, 王亚军等. 一种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装置[P]. 专利号ZL 201922093155.5, 实用新型 [7] 李金守, 王亚军等.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联合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式装置[P]. 2021.06, 专利号ZL 2020 2 1762821.6, 实用新型 [8] 唐悦轩, 王亚军, 徐衍超. 用于农田灌溉的强化处理含抗生素沼液的反应装置[P]. 2021.06, 专利号ZL 2020 2 1762821.6, 实用新型 [9] 李丽, 张兴, 王亚军, 邵飞涛, 于贵, 董万涛等. 一种土壤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 2022.7, 专利号ZL 2020 1 0689221.X, 发明专利 [10] 李磊, 李强, 闫毓洲, 王亚军等.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P]. 专利号ZL 202020090690.5, 实用新型 [11] 李丽,董万涛,张兴,陈宁,王亚军. 一种土壤修复高压旋喷注入修复系统[P]. 2020.04, 专利号ZL 2020 2 0513387.1, 实用新型 [12] 李丽, 董万涛, 张兴,陈宁,王亚军. 一种超声波协同化学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集成装置[P]. 2020.04, 专利号ZL 2020 2 0513328.4, 实用新型 [13] 王惠,汪萱,马江,杨兴峰,杨亚红,王亚军.一种海绵城市的路面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P]. 2019.11, 专利号ZL 2019 2 2091694.5, 实用新型 [14] 何明阳,林秀锋,杨亚红,王亚军. 一种节能好氧堆肥系统[P]. 2019.11, 专利号ZL 2019 2 2091596.1, 实用新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