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马天忠

个人简介

马天忠,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书记,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国家一流课程主讲教师,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卓越奖获得者,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多次获得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奖励。从事黄土及湿陷性黄土地区支挡结构理论分析与研究及地基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资助在英国萨里大学做访问学者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先后主持完成边坡支挡、基坑支护、房屋安全性鉴定等技术服务课题和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E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编省部级规程5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厅局级奖2项。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 在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就读本科 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在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工作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兰州理工大学攻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6年9月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兰州理工大学,讲师 2014年7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英国萨里大学访问学者 2018年12月,获得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在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2006年9月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兰州理工大学,讲师 2014年7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英国萨里大学访问学者 2018年8月2021年1月,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2021年1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获得荣誉 1.边坡滑坡泥石流防止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人民政府,2020年. 2. 柔性边坡支挡结构的地震作用分析与设计, 甘肃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科技厅, 甘肃省建设厅, 2013年. 2.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 3. 兰州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兰州理工大学, 2013年. 4. 兰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兰州理工大学, 2013, 2014年. 5. 结构设计课程国家教学团队, 国家教育部, 2012年. 6.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甘肃省精品课程, 2012年. 7. 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卓越奖、“三育人”奖、兰州理工大学, 2013年. 8. 兰州理工大学评建先进个人, 兰州理工大学, 2017年. 9.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党员”, 兰州理工大学, 2018年. 10.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甘肃省教育厅,2019年. 纵向课题 1.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组合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52068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人。 1.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承载力及沉降特性研究( 20JR10RA16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人。 1. 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动力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1112RZA009),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人. 2. 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工程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K12B0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主要参加人. 3. 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集成应用(2011BAJ03B08),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主要参加人. 4. 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锚固结构的地震响应控制及振动台试验研究(511082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4.12, 主要参加人. 5. 黄土基础工程与支档结构静动力分析(2012TD003),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 主要参加人. 6. 大厚度黄土地区超高建筑基础设计方案及承载力试验研究; 庆阳市政府科研项目, 主要参与人. 7. 兰州地区复杂超深基坑桩锚支护研究(1208RJZA158),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3.1-2014.12, 主要参加人. 横向课题 1. 兰州中海凯旋门结构检测及沉降观测, 兰州中海宏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2.4-2014.12, 项目负责人. 2. 宕昌山水雅苑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陇南盛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1.9.2-2012.9.2, 项目负责人. 3. 河西嘉苑住宅楼局部构件检测鉴定, 甘肃宝瑞杰房地产开发公司, 2011.10.15-2012.10.14, 项目负责人. 4. 兰州中海河山郡结构检测及沉降观测, 兰州中海宏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3.1-2016.12, 项目负责人. 5. 甘肃政法大学实训楼工程基坑支护设计, 甘肃政法大学, 2017.12-2018.12,项目负责人. 申请专利 1. 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模型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754167.5,2018年7月。 2.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的试验装置,实用新型,申请号:201821090106.5,2018年7月。 参编规程 [1] 低丘缓坡开发技术规程[S]. DB62/T25-3108-2016. 排名6/27. [2] 滑坡工程防治技术规程[S]. DB62/T25-3054-2015. 排名5/33. [3]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S]. DB62/T25 -3112 -2016. 排名10/32. [4] 居住建筑太阳能供热采暖一体化技术规程[S]. DB62/T25-3113-2016. 排名10/32. [5] 建筑与太阳能吸热和反射一体化技术规程[S]. DB62/T25-3114-2016. 排名10/32.

研究领域

(1)支挡结构 (2)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 (3)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Ma T Z, Zhu Y P. Yang X H, et 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Pile Group Foundations with Long and Short Piles under Lateral Loading in Loess Areas[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2018, Article ID 8145356,17 pages,2018. (SCI检索号:000451129500001) 马天忠, 朱彦鹏, 任永忠, 等. 黄土地区长短组合桩的承载力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8, 40(S1): 259-265. (EI刊源) Zhu Y P, Bao Z X, Ma T Z, et al.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Bearing Capacity on Pile Foundation[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4, 501-504: 234-237.(EI检索号:20140817357877) Ma T Z, Zhu Y P. Study on Dynam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Anti-Slide Pile[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4, 578-579: 402-406.(EI检索号:20143218025717) Ma T Z, Zhu Y P, Meng D J. Numerical Analysis of Composite Soil Nailing Retaining Wall under Earthquake[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3, 275-277: 1353-1358. (EI检索号:20130716013330) Ma T Z, Zhu Y P, Lai C J, et al. Study of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Slop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oil Nailing[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3, 353-356: 2073-2078.(EI检索号:20133616699930) Ma T Z, Zhu Y P.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thods and Analysis of Instability of Gravity Retaining Walls[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971-973: 2141-2146.(EI检索号:20133616699930) 朱彦鹏, 杨校辉, 马天忠, 等. 黄土塬地区大直径长桩承载性状与优化设计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4): 1012-1023. 朱彦鹏, 董芸秀, 包泽学, 马天忠. 超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2): 4375-4383.(EI) 马天忠, 朱彦鹏, 包泽学, 等. 灌注桩后压浆效果的对比试验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 2014(2): 43-46. Ma T Z, Zhu Y P. Calcul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of 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 with Long and Short Piles in Loess Areas[J]. Soil Mechanics & Foundation Engineering.(SCI)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