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海群

个人简介

陈海群,博士生导师、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院长,2015年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常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常州市石墨烯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注册二级安全评价师,曾任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2017-2018)、华罗庚学院执行院长(2016-2017)、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2014-2016),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12-2014)。从1993年起在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从事精细有机合成新技术和化工工程应用工作,对芳香族的卤代、硝化、磺化等功能基化反应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熟悉化工设计标准、规范,完成几十项化工产品的中试放大和工程设计,参与和主持国家、省、市科技研究基金、中石化科技研究基金及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通过鉴定10多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开发的“邻氯苯甲醛合成新工艺”分别获得教育部和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氧化石墨的杂化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从2001年起在南京理工大学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师从汪信教授、陆路德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招标项目5项,对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表面修饰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开发的“改性纳米氧化钛用于抗静电防火板”、“高性能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等项目已经得到工业应用,参与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获得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起先后赴德国KarlsruheUniversity和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在澳大利亚期间,师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院院士GordonWallace教授和李丹博士(现Monash大学教授),开始从事有关石墨烯领域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在Adv.Mater.、J.Mater.Chem.、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AIChEJournal、Ind.Eng.Chem.Res.、JournalofPowerSources、J.Nanosci.Nanotechnol.、Mater.Lett.、MaterialsResearchBulletin.、CurrentOrganic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化学学报、催化学报、应用化学、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30多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20,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出版专著6部,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以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常州市“831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常州市十佳青年科技人员,常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2012暑期南理工学术研讨会2009级毕业生2008级毕业生 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二)2015春团队学生骑行西太湖(一)母校的二月兰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