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甲基化修饰是高等真核生物中常见的一种DNA表观遗传修饰类型,主要发生在胞嘧啶的5位,形成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5mC可以通过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分化进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个体不同的发育时期,胞内的5mC水平动态可调,TET酶介导的DNA去甲基化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ET酶是一种α-酮戊二酸和Fe (II)依赖的双加氧酶,它能将5mC逐步氧化生成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 5hmC)、5-醛基胞嘧啶(5-formylcytosine, 5fC)、5-羧基胞嘧啶(5-carboxylcytosine, 5caC),并启动BER(碱基切除修复)过程,完成DNA的去甲基化(Annu. Rev. Biochem., 2014, 83, 585)。
起初,5hmC、5fC、5caC仅被认为是TET酶介导DNA去甲基化过程中的中间体。随后相关的文献报道,它们可以在细胞中长期稳定地存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5fC由于醛基的独特的反应性被称为“DNA的第7种碱基”。人们对游离态的DNA中5fC的生成和代谢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更高层面关于5fC的代谢和功能知之甚少。
核小体是促进游离态DNA组装成染色质DNA的关键中间体,在核小体层面探讨5fC的代谢机制,相对于游离态DNA更接近细胞内的真实情况。最近,南开大学的周传政团队利用体外重组、光诱导原位生成5fC的方法,探究了核小体内5fC的生物学功能。该团队通过DNA固相合成的方法定点引入光敏基团保护的5fC,利用透析的方式组装成核小体,在350 nm的光照下原位生成5fC,并发现5fC能导致DNA-组蛋白交联。动力学研究、中间体捕获、氨基酸模型反应和组蛋白定点突变等机理研究表明,DNA-蛋白质交联是由组蛋白中亲核性的伯胺基与5-醛基胞嘧啶的醛基通过形成C=N键产生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鉴于核小体是真核细胞内基因组DNA存在的基本单元,该研究暗示在真核细胞中DNA甲基化有可能导致DNA-组蛋白的交联,并由此对DNA去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转录等生物学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并被选为JACS Spotlight进行评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的硕士生李凤超和博士生章映茜。
该论文作者为:Fengchao Li, Yingqian Zhang, Jing Bai, Marc M. Greenberg, Zhen Xi and Chuanzheng Zhou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5-Formylcytosine Yields DNA–Protein Cross-Links in Nucleosome Core 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617, DOI: 10.1021/jacs.7b05495
导师介绍
周传政
http://skleoc.nankai.edu.cn/cms/item/view?table=team&id=574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