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波红外在热成像、分子鉴定、自由空间通讯、光学雷达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上领域都要求器件在室温下具备高灵敏度。目前非制冷(室温)红外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但是器件的比探测率偏低、响应时间慢,核心技术也受到国外的封锁。针对这方面的技术挑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缪峰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及科研合作团队利用新型窄带隙二维材料“黑砷磷”(b-AsP)及相关范德华异质结,成功实现了室温性能超越现有商用技术的高灵敏中波红外光电探测,为推动二维材料在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该课题组近年来在二维材料可见和近红外光电探测器领域已取得若干研究进展(Nano Lett., 2016, 16, 2254;Adv. Func. Mater., 2016, 26, 1938),在此基础上,这项工作选取了黑砷磷这样一种新型的窄带隙二维材料。这类材料通过元素砷同族掺杂黑磷得到,特定比例的黑砷磷b-As0.83P0.17已被发现带隙可调节至~0.15 eV,展现了在中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潜力。该工作首先利用机械解理法得到b-As0.83P0.17的薄层样品,制备了场效应光晶体管,在室温下观察到8.05 μm的中波红外响应(图A),成功进入红外的第二个大气窗口。通过对探测器工作机制进一步的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光伏效应和光热电效应分别在不同背栅下分别起主导作用(图B)。为了克服窄带隙半导体室温下暗电流和噪声较大导致的器件性能显著下降,缪峰教授课题组利用二维材料定向转移工艺,将不同掺杂的n型MoS2与b-As0.83P0.17(p型)堆叠在一起形成范德华异质结(图C)。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结构的异质结有效降低了器件的暗电流和噪声,室温比探测率可高达5×109 Jones,比目前广泛使用的PbSe红外探测器的峰值探测率高了近1个数量级(图D)。该结果也充分展示了基于窄带隙二维材料的范德华异质结在中波红外探测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A)黑砷磷场效应器件在室温下8.05 μm中波红外的响应信号:器件的光伏响应(上)与结构示意图(下);(B)黑砷磷场效应器件的光电流随偏压及栅压的变化关系;(C)b-AsP-MoS2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光学显微镜照片,标尺5 μm;(D)室温下b-AsP-MoS2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比探测率与商用PbSe探测器及商用热敏电阻探测器的对比。
该工作发表在Science 子刊Science Advances 杂志上。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生龙明生和高安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缪峰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王肖沐教授和提供实验协助的上海技术物理所胡伟达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的合作者还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许建斌教授、慕尼黑理工大学的Tom Nilges教授、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陆卫和陈效双研究员。该研究得到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该论文作者为:Mingsheng Long, Anyuan Gao, Peng Wang, Hui Xia, Claudia Ott, Chen Pan, Yajun Fu, Erfu Liu, Xiaoshuang Chen, Wei Lu, Tom Nilges, Jianbin Xu, Xiaomu Wang, Weida Hu and Feng Miao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Room temperature high-detectivity mid-infrared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black arsenic phosphorus
Science Advances, 2017, 3, e1700589, DOI: 10.1126/sciadv.1700589
导师介绍
缪峰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3016
课题组主页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