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狂蛇之灾

狂蛇之灾

本文编译自Nature News

原标题:Vipers, mambas and taipans: the escalating health crisis over snakebites

原作者:Carrie Arnold

Nature, 2016, DOI: 10.1038/537026a


午夜刚过,Abdulsalam Nasidi家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尼日利亚卫生部部长。发生了什么事?原来Nasidi本在尼日利亚卫生部工作,部长之所以这么晚给他打电话,是想让他赶紧去一趟贝努埃河谷,因为那里一下子冒出了很多病人,他们眼、口、鼻出血,已经奄奄一息。一听到这些症状,Nasidi的脑海里涌现出的是埃博拉病毒、拉沙病毒、马尔堡病毒等一系列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Nasidi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贝努埃,发现病人已被安置在了临时搭建起来的异常简陋的“医院”里。不过,Nasidi很快就意识到,这些人可不是被什么病毒给感染了,真正的元凶是毒蛇!原来,随着雨季的到来,河谷里很多毒蛇的老巢遭到了破坏,恰好此时农民们要进行春耕,因为很多人穷得连靴子都买不起,结果被毒蛇给咬了。


Nasidi想帮忙,却发现自己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头只有一点点抗蛇毒血清,而且很快就用完了。随着医院将所有的抗蛇毒血清用得干干净净,人们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死去。据统计,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尼日利亚人因被毒蛇咬到而丧命,进入雨季后情况更是恶劣。

简氏曼巴蛇(Dendroaspis jamesoni)。图片来源:Mattias Klum/NGS


如今,被蛇咬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被蛇咬,超过10万人因之丧命,还有40万人被迫截肢或永久伤残。其他一些机构的统计数字则更为惊人:某项调查显示,2005年,仅在印度就有4.5万余人被蛇咬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蛇毒研究者、非营利性组织“全球蛇咬伤行动”负责人David Williams感慨地说道:“情况如此凶险,但却被世界所遗忘。”

与众多臭名昭著的疾病相比,蛇咬伤带来的危害不逞多让,但却往往被忽视。图片来源:Nature


事实上,利用现有的抗蛇毒血清,足可以应对大部分蛇咬伤,但问题是:这些药物往往弄不到!2015年9月,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爆出一条大新闻:被用于治疗非洲几种致命毒蛇咬伤的抗蛇毒血清Fav-Afrique就要断货了,原因是制药巨头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决定停止生产这种药。该组织估计,一旦这种药停产,每年非洲被蛇咬死的人就会多出1万!然而,由于蛇咬伤多发生在世界上最穷的地方,因而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转折?


然而,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蛇咬危机终于成为议题。全球专家聚集一堂,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而,尽管存在某些共识,专家们对于解决方案却产生了分歧。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利用最新科技研发新一代的广谱抗蛇毒血清。另一些人则认为,现有的抗蛇毒血清安全、有效且成本不高,所以应想方设法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并积极推广。亚利桑那大学抗蛇毒血清研究专家Leslie Boyer直言不讳地说:“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病人需要的是现在就能用,而不是一味求新。”


这一分歧也折射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窘境,要发展、要解决问题,是求助于高科技的解决方案,还是依靠成本低廉的老办法?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不过,在研究蛇咬伤方面颇有心得的医生Jean-Philippe Chippaux 却觉得答案很简单:“解决问题其实不难,关键是我们缺乏真正去干的意愿。”


每年12月,Williams都会看到大批被蛇咬伤的患者涌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总医院,受害者几乎都是被太攀蛇咬伤的,这种毒蛇非常危险,常在雨季出没。


Williams非常清楚,这些能够在医院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的人已经算是幸运儿了。要知道,如果没有抗蛇毒血清,死亡率高达10%-15%;有了它,死亡率则降至0.5%。


其实,自19世纪90年代法国医生Albert Calmette首次制备抗蛇毒血清以来,这种药物的生产方法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人们从毒蛇身上取出微量的蛇毒,然后注入动物(如马和羊)体内,使之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对付蛇毒。当然,人们会一点点地加大注入的蛇毒的剂量,以产生较多的抗体,最后再予以提纯并提供给蛇伤患者。

Albert Calmette:第一个制备抗蛇毒血清的人


在拉丁美洲的很多地区,抗蛇毒血清由政府资助的实验室生产,并免费发放。但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这些救命药却往往极为短缺。由于底子薄,或者缺乏责任感,不少国家不愿意掏腰包去购买和分发此类药物。此外,由于贪污贿赂猖獗,这些本不算多贵的药物的价格往往被抬得奇高,结果便是要么很多医疗机构买不起,要么这些机构担心患者付不起治疗费用不敢购入——更奇葩的是,一些患者还觉得抗蛇毒血清压根儿就没用。


由于市场不景气,觉得无利可图,一些制药企业便放弃生产这类药物,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国际卫生行动”负责人Tim Reed表示,因为弄不到药,一些被蛇咬伤的人不得不采用土方法来治疗,比如喝汽油、电击、涂抹牛粪等。


不过,按照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阿里斯泰尔·里德毒液研究部门负责人Robert Harrison的说法,抗蛇毒血清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保存期有限,且需要冷藏(在没有电力供应的穷乡僻壤可就麻烦了)。此外,虽然也有一些广谱类型,但大部分抗蛇毒血清只能应对一种蛇,这也意味着医疗机构只得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抗蛇毒血清。


老问题,新方案


依成分而言,蛇毒极其复杂,很难搞清楚哪一个是“坏”分子。10年前,Harrison和来自哥斯达黎加大学的José María Gutiérrez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蛇毒蛋白质组学”和“抗蛇毒血清组学”技术,希望识别出蛇毒中有破坏性作用的蛋白质,以研制综合性的抗体并开发出通用的抗蛇毒血清。


他们的研究虽然进展缓慢,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去年,Gutiérrez等人分离并识别出了眼镜蛇毒液中的众多致命毒蛋白,并给各种蛋白的毒性打了分。


今年3月,一个巴西团队宣称自己取得了更大的突破。他们设计出了某些编码珊瑚蛇抗原决定簇的DNA短片段,注入小鼠体内后成功使得小鼠产生出了能够对抗珊瑚蛇毒的抗体。


以上这些进展让Harrison信心倍增,认为三四年内新一代抗蛇毒血清即可诞生,当然,由于人力物力目前均很匮乏,加上蛇毒确实成分复杂,他也承认这一预期显得过于乐观。


尽管眼下关于抗蛇毒血清组学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毒物学家Alagón给出的评价却并不高。在他看来,这些新手段实在太烧钱,没有政府支持,根本就玩不下去。Alagón认为,依靠现有的成本相对低廉的抗蛇毒血清才是王道。“你根本不可能找到更便宜的解决方案了,”他说,“利用早就有的技术,我们立马能获得许许多多的抗蛇毒血清。”


来自会场的声音


这些争吵了多年的不同声音在本届日内瓦大会上汇集到了一块。75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卫生健康机构代表挤在了联合国总部大楼三层的一间会议室里,倘若留意,此刻你可以听到雨滴正不断地敲击着窗玻璃。


光线逐渐暗了下来,一部由“全球蛇咬伤行动”参与制作的纪录短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为了给被蛇咬伤的女儿寻找抗蛇毒血清,一对非洲夫妇带着她在崎岖的路上艰难前行。这个女孩是幸运的,因为她最终活了下来;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胳膊从此残疾了。让这个故事更加悲惨的是,此前女孩的姐姐就因被蛇咬伤而离开了人世。

让与会者认识到蛇咬伤问题的严重性可谓本次会议的主要目标,在短短90分钟的会议期间,专家及代表们慷慨陈词,而传达出来的中心信息是同一个——我们需要更多的抗蛇毒血清。


会议上也能听到愤怒的抗议声。Chippaux和部分非洲代表深感失望,他们指出:根本就没有几个非洲人应邀发言,而这块土地才是抗蛇毒血清匮乏的重灾区。“我们的心声完全被忽视了。”Chippaux说。


一些人认为,目前非洲之所以会出现抗蛇毒血清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这里的人总指望外界提供帮助,而真正的解决办法是非洲人民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生产出高质量的药物。另外,Alagón觉得把希望寄托在抗蛇毒血清组学上有点误入歧途。“把精力放在这方面太浪费人力物力了,或许到2050年这是可行的,但我们必须解决燃眉之急。”


Williams和 Gutiérrez属于中间派,认为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条战线共同推进,既要对技术进行创新,也需要现有的药厂开足马力扩大生产。


事实上,也有一些好消息传出。例如,哥斯达黎加、巴西和墨西哥正在测试适用于非洲各个地区的抗蛇毒血清。更难得的是,一些有远见的政府机构还在设法让这些药物的价格,使其保持在民众承受范围内。


尽管如此,应对蛇咬伤、解决抗蛇毒血清短缺之路究竟该怎么走,仍然笼罩着层层迷雾。Williams很清楚,本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召开更多的会议以促成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不过,这毕竟让他看到了一线曙光——人们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蛇咬伤问题。


Boyer的观点则是:不管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当务之急是阻止非洲的这场灾难,尤其重要的是:要让政府、民众相信抗蛇毒血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机构能弄到药,且民众能负担得起。


最后还是看看Nasidi是怎么说的吧:“依我看,还是给那些可怜的农民提供一双靴子吧!”


http://www.nature.com/news/vipers-mambas-and-taipans-the-escalating-health-crisis-over-snakebites-1.20495


X-MOL医药领域学术讨论QQ群(450658255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人文社科优质期刊精选-信息流
盛夏钜惠 冰爽畅读新
有哪些优质的OA发表选项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畅所欲研
化学工程
加速出版服务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经济金融主题广泛投稿到在线出版
影响因子盘点2200份期刊
人文艺术Q1好刊
妊娠期血压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100+临床期刊
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亚利桑
新加坡
北大
浙江大学
新加坡南洋
南科大
东华大学
有机所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